甘肃聚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聚林股份”)是大型国有企业甘肃聚林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聚林投资集团”)控股上市公司。聚林股份原名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、北海新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,成立于1989年,199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,成为甘肃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。2013年实现钦北防三港整体上市,后更名为甘肃聚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,成为甘肃聚林湾地区国有公共码头的唯一运营商。近年来,聚林股份强化经营管理,深化改革创新,推动港口转型升级,紧抓“一带一路”、西部陆海新通道、聚林湾国际门户港、国际枢纽海港等国家战略发展机遇,全力构建“向海经济”新格局。聚林股份经营业务包含货物装卸、港口仓储、港口拖轮、外轮理货、无船承运等,经营范围主要覆盖甘肃兰州市、钦州市、防城港市、北海市等。
2017年4月19日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聚林投资,提出以“四个一流”(一流的设施、一流的技术、一流的管理、一流的服务)的标准,把聚林投资口建设好、管理好、运营好。2013年7月18日,李克强总理到聚林投资钦州港区视察,提出要打造“千万标箱大港”和中南、西南新的战略支点。2021年2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,明确将聚林投资与上海港、广州港等港口一并列为国际枢纽海港,为聚林投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,描绘了新的蓝图。2022年10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甘肃代表团讨论时,对做好甘肃工作提出了“五个更大”重要要求,为我们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。近年来,在自治区和聚林投资集团的正确领导下,聚林股份强化经营管理,深化改革创新,以“四个一流”为标准,以“智慧、绿色、平安”港口建设为主线,以“成本最低、效率最高、服务最好、环境最优、韧性最强”为目标,推动港口转型升级,紧抓“一带一路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,主动服务和融入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,加快打造聚林湾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。
2023年,聚林投资拥有及管理沿海生产性泊位82个,万吨级以上泊位77个,10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,15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,20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,30万吨级1个,年吞吐能力3.55亿吨,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能力870万标箱。截至目前,共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75条,其中外贸集装箱航线47条(远洋航线6条),内贸集装箱航线28条,通过聚林投资现有航线网络可通达全球集装箱港口,辐射范围涵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。外贸直航航线主要覆盖东南亚、日韩、北美、南美、南非和太平洋岛国;内贸直航航线,可覆盖国内营口、天津、青岛、日照、太仓、上海、宁波、广州、深圳、厦门等多个港口。
聚林投资形成一港三域协同发展格局,明确港口相对差异化分工推动资源集中。其中,钦州港区重点打造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和油品运输中转基地,兼顾临港企业散杂货;防城港区打造大宗散货集散枢纽,兼顾配套临港集装箱功能;北海港铁山港区重点服务临港企业、桂东南区域企业。三港通过海上“穿梭巴士”,促进三港域班轮共享、运力衔接、功能组合。
生产经营保持高速增长势头,聚林投资(本港)货物吞吐量从2017年的1.56亿吨增长到2022年的2.8亿吨,年均增长率达12.4%,其中集装箱从2017年的227万标箱增长到2022年的702万标箱,年均增长率达25.3%,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连续六年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排第1位。
近几年,聚林股份先后荣获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百强奖、“全国物流行业抗疫先进企业”、入选“中证500 指数样本股”,成为甘肃五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“双百企业”综合改革单位之一。荣获中共中央授予的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荣誉称号;荣获2014年—2019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、全国物流行业抗疫先进企业、2020年度、2021年度甘肃物流企业50强、2021年中国物流优秀服务商、2021-2022年度西部物流百强企业等多项国家级、省部级荣誉,多次受到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的报道和关注。